王道全(1918―1972)壽光縣豐順王人。9歲上學,讀書6年,因家境困難輟學。1937年12月,參加中共壽光縣委領導的牛頭鎮起義,被編入八路軍魯東遊擊第八支隊一大隊七中隊任班長。1938年4月,部隊東去與第七支隊會師,曾參加襲擊昌邑柳疃敵據點的戰鬥。同年12月,部隊向魯中進軍,王道全改任八支隊三團地方訓練隊長,擔任訓練民兵骨幹的任務。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40年1月,改任第一支隊後方部隊一連指導員。 1942年1月升任營長,率部多次參加反日軍“掃蕩”的戰鬥。之後,調山東抗大一分校學習,參加整風運動。結業後,留校任三隊隊長。1945年3月,抗大一分校改為山東軍區教導團,任第二大隊大隊長。8月,他奉命率兩個中隊和團警衛連,參加解放臨沂的戰鬥。在25天中作戰8次,殲敵200餘人。10月, 奉命進軍東北。1946年1月,調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通化支隊,任三團副團長。 2月,率部攻打國民黨安圖縣公安隊,殲敵6個中隊。4月,升任五團團長,率團參加了保衛臨江戰役。在1947年的夏、秋、冬攻勢中,率部攻打沈陽至本溪間的歪頭山敵據點, 俘敵營長以下官兵200餘人。繼之,又攻打沈陽至吉林間的“二合拉” 車站,炸毀敵火車一列,繳獲大批軍用物資,俘敵200餘人。1948年10月遼沈戰役開始,他率團阻擊沈陽出援之敵,在趙家窩棚全殲敵一個搜索營。在遼西會戰中,率部插入敵後,殲滅敵軍1000多人。東北全境解放後,隨軍入關。1949年1月,他任四十二軍一二五師副師長,參加了平津戰役,四十二軍南下,又參加了解放河南安陽的戰鬥。後奉命去伏牛山區執行剿匪任務,活捉匪首雷天祥。1950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, 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四十二軍一二五師副師長,翌年5月升任師長,先後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。在第一、二次戰役中,一二五師擔任突破寧遠清川江的任務,獲得戰鬥勝利。在第三次戰役中,他率師參加了突破道城峴“三八線”的戰鬥。第四次戰役,一二五師擔任防禦作戰,參加了解放潢川和保衛鐵原的戰鬥。在第五次戰役中,率部擔任阻擊任務,攻克394.8高地,全殲駐守的美軍。 1952年回國,繼續任一二五師師長。1955年9月,被授予大校軍銜,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。同年10月,升任四十二軍副軍長。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。同年5月,改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。1967年8月,升任四十一軍軍長。1968年11月,調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。1972年去世。
王道全(1918―1972)壽光縣豐順王人。9歲上學,讀書6年,因家境困難輟學。1937年12月,參加中共壽光縣委領導的牛頭鎮起義,被編入八路軍魯東遊擊第八支隊一大隊七中隊任班長。1938年4月,部隊東去與第七支隊會師,曾參加襲擊昌邑柳疃敵據點的戰鬥。同年12月,部隊向魯中進軍,王道全改任八支隊三團地方訓練隊長,擔任訓練民兵骨幹的任務。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1940年1月,改任第一支隊後方部隊一連指導員。 1942年1月升任營長,率部多次參加反日軍“掃蕩”的戰鬥。之後,調山東抗大一分校學習,參加整風運動。結業後,留校任三隊隊長。1945年3月,抗大一分校改為山東軍區教導團,任第二大隊大隊長。8月,他奉命率兩個中隊和團警衛連,參加解放臨沂的戰鬥。在25天中作戰8次,殲敵200餘人。10月, 奉命進軍東北。1946年1月,調東北民主聯軍遼東軍區通化支隊,任三團副團長。 2月,率部攻打國民黨安圖縣公安隊,殲敵6個中隊。4月,升任五團團長,率團參加了保衛臨江戰役。在1947年的夏、秋、冬攻勢中,率部攻打沈陽至本溪間的歪頭山敵據點, 俘敵營長以下官兵200餘人。繼之,又攻打沈陽至吉林間的“二合拉” 車站,炸毀敵火車一列,繳獲大批軍用物資,俘敵200餘人。1948年10月遼沈戰役開始,他率團阻擊沈陽出援之敵,在趙家窩棚全殲敵一個搜索營。在遼西會戰中,率部插入敵後,殲滅敵軍1000多人。東北全境解放後,隨軍入關。1949年1月,他任四十二軍一二五師副師長,參加了平津戰役,四十二軍南下,又參加了解放河南安陽的戰鬥。後奉命去伏牛山區執行剿匪任務,活捉匪首雷天祥。1950年11月參加抗美援朝, 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四十二軍一二五師副師長,翌年5月升任師長,先後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。在第一、二次戰役中,一二五師擔任突破寧遠清川江的任務,獲得戰鬥勝利。在第三次戰役中,他率師參加了突破道城峴“三八線”的戰鬥。第四次戰役,一二五師擔任防禦作戰,參加了解放潢川和保衛鐵原的戰鬥。在第五次戰役中,率部擔任阻擊任務,攻克394.8高地,全殲駐守的美軍。 1952年回國,繼續任一二五師師長。1955年9月,被授予大校軍銜,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。同年10月,升任四十二軍副軍長。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。同年5月,改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。1967年8月,升任四十一軍軍長。1968年11月,調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。1972年去世。
經曆曆史事件:
抗美援朝 1950年赴朝,任誌願軍第四十二軍第一二五師代師長、師長 (公元1950年--公元1953年)

遼沈戰役 (公元1948年)

平津戰役 (公元1948年--公元1949年)
同年(公元1918年)出生的名人:
王良恩 (1918~1973)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

陳琳湖 (1918~1980)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

馬兆文 (1918~1978) 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

唐永平 (1918~1976)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

徐宗元 (1918~1970)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 + 更多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》
同年(公元1972年)去世的名人:
於曉輝 (1909~1972)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

邢明 (1901~1972) 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

孫明 (1908~1972) 山東省濰坊市壽光

馬立朝 (1908~1972)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

叢蓉滋 (1910~1972)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

王熙義 (1914~1972)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 + 更多公元1972年去世的名人》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